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提及植物肉话题,第一反应是曾经关晓彤吃播“翻车”事件,让植物肉话题登上热搜,微博话题阅读量达6亿。
起因是,关晓彤在Vlog中推荐了一款植物肉水饺,称“每100克植物蛋白肉比猪肉要少近90%的脂肪,但是却多了四倍多的蛋白质”。但有网友指出,在其发布的时长一分多钟的视频中,没有吞咽动作,疑似假吃。
不过,最后,网友将话题的矛头指向了植物肉是否真的健康、植物肉的消费目的、是否应该被推广等问题的讨论。
实际上,近年来,植物肉已进入人们日常生活消费当中。2020年4月,肯德基在国内推出以大豆、小麦及豌豆蛋白为原料的“植培黄金鸡块”;星巴克宣布在中国推出基于植物蛋白的植物肉午餐菜单;2021年,麦当劳曾在上海、广州、深圳推出限时早餐新品“植造厚制早餐肉系列”,是麦当劳在国内首次尝试人造肉餐品。
人造肉概念也曾在资本市场掀起过一阵热潮。2019年,明星企业Beyond Meat登陆纳斯达克,上市后股价在当年一路高歌猛进;A股的双塔食品、双汇发展也在2019年-2020年备受资本追捧。
资本看好,但消费者却不买单,有市场调研结果显示,因人造肉产品价格、口味等有较大争议,拒绝此类食品消费的人群占主流。
2021年,人造肉行业开始遇冷,Beyond Meat仅在刚上市那年高光乍现,此后股价持续走跌;国内“人造肉第一股”双塔食品2022年的业绩由盈转亏,截至5月18日收盘,其股价仅有4.85元/股,不到2020年7月最高时的1/3。
人造肉概念迅速由盛转衰之下,该领域仍不断有企业向上市发起冲击。继嘉华股份在2022年9月9日登陆沪市主板后,近期,宁波索宝蛋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板IPO也获得上交所受理。
随着一纸招股书的披露,索宝股份毛利率持续走低、关联交易数额较大、大量注销和转让关联方、能源采购量与产量变动不匹配、多家供应商疑似空壳、短期偿债压力大等一些潜在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
一、复星系重仓1.6亿元,员工持股平台存外部人员
招股书显示,目前,索宝股份控股股东为万得福集团,持有公司57.63%的股份;刘季善通过万得福集团、合信投资间接持有公司32.69%的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主要股东还有济南复星、宁波复星和上海邦吉。其中,济南复星持有公司9.38%的股份、宁波复星持股9.38%、上海邦吉持股5%。

索宝股份表示,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生物科技原有的2万吨/年非功能性浓缩蛋白生产线产能不足,国内非功能性浓缩蛋白只有少数几家供应商,市场供应紧张。但既然非功能性浓缩蛋白供应商紧缺,索宝股份为何不将吉林丰正纳入体内,公司前后给出的解释略显矛盾。
申报IPO前,2020年9月,为彻底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吉林丰正全面停产,与员工解除了劳动关系,注销了《食品生产许可证》,并于2022年3月完成工商注销手续。
除了与同业竞争关系的吉林丰正发生关联交易,索宝股份报告期内还与控股股东万得福集团、参股公司美吉客存在关联交易。
其中,美吉客主要从事蛋白粉的生产、销售,报告期内向公司采购大豆分离蛋白等作为原材料。2019年-2022年上半年,索宝股份向美吉客销售金额分别为425.3万元、372.24万元、449.02万元和131.57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0.40%、0.29%、0.28%、0.15%。

据披露,报告期内,公司向美吉客销售大豆分离蛋白价格与向第三方销售价格差异分别为 1.90%、-0.11%、-0.96%和-0.99%,差异较小,关联交易价格公允。
值得一提的是,索宝股份部分高管、核心技术人员曾任职于美吉客。公司监事会主席崔学英同时也担任美吉客的监事;公司副总经理王洪飞曾在2012年1月-2013年9月任美吉客副总经理;2017年至今,田翔一直担任公司生物科技研发经理,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之一,此前2004年7月-2008年4月曾担任美吉客技术员。此外,公司员工持股平台合信投资的部分合伙人还在美吉客任职。
对此,证监会对索宝股份发出“美吉客是否与索宝股份存在同业竞争、是否存在未披露的利益安排”的质疑。
递交招股书前,索宝股份还紧急注销和转让了大量关联方。公司实控人刘季善曾任监事的北京纵横致远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已于2021年6月注销;公司控股股东曾经控制的企业万福可得有机肥、万得福物业、昌泰牧业,曾于2019年于索宝股份发生过关联交易,均于2019年-2021年陆续被注销或转让股权。
此外,公司高管王洪飞及其配偶曾经控制的企业东营市建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于2021年5月注销;公司曾经的参股子公司真元食品,于2021年12月注销。
这一情况引起监管层的注意,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反馈意见中,证监会要求索宝股份说明企业注销的原因,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是否存在为发行人代为承担成本费用等情况;对于以股权转让的方式置出的关联方,是否彻底转让、是否存在他方替公司关联方持有相关企业股份的情况。
四、原材料上涨挤压毛利,能源采购量与产量变动不匹配
作为一家生产大豆蛋白系列产品的企业,索宝股份的主要产品包括大豆分离蛋白、大豆浓缩蛋白、组织化蛋白及非转基因大豆油等,作为食品主料或配料被广泛应用于肉制品、休闲食品、植物蛋白饮品、保健品、宠物食品及植物肉等。
2019年-2022年上半年,索宝股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0.63亿元、12.79亿元、15.86亿元和9.02亿元;取得净利润分别为6599.05万元、9774.51万元、1.24亿元和8510.1万元。2020年及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0.32%、24%,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8.12%、26.86%。
索宝股份营收连年上升,主要依赖于产品售价的上涨。其中,合计占公司六成左右收入的大豆分离蛋白和非转基因大豆油,在2020年-2022年上半年的平均销售单价上涨幅度均达15%左右;2021年,非转基因大豆油销售均价甚至达到33.75%的上升幅度。
不过,公司产品销量却有些后劲不足。2021年,索宝股份大豆分离蛋白、大豆浓缩蛋白的销量分别出现3.52%、3.32%的下滑幅度;组织化蛋白产品销量增幅仅有6.8%,较2020年32.08%的增速,同比下降了25.28个百分点;仅有非转基因大豆实现10.83%的销量增幅,但该产品在2020年销量同比下滑了3.6%。

尽管公司产品售价不断上调,但毛利率却接连下滑。2019年-2022年上半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6.18%、14.4%、13.83%和13.99%;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6.21%、14.4%、14%和14.23%,同期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平均值分别为17.37%、17.47%、15.89%和12.6%,公司毛利率低于行业均值。

索宝股份毛利率下降主要与上游原材料价格挂钩。非转基因大豆作为索宝股份生产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常年占公司原材料采购额的比例超9成。
2019年-2021年,公司非转基因大豆采购均价分别为3789.94元/吨、4788.81元/吨、5725.64元/吨和6250.28元/吨,2020年、2021年均价涨幅分别达26.36%、19.56%。2022年上半年,非转基因大豆采购均价继续升高至6250.28元/吨。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影响着索宝股份的利润。
、精准解读,尽在本站财经APP